誠信高效 求知創新
爭創效益 鑄造品牌
轉載:創新技術體系 引領事業發展——地信中心發布《技術體系和能力規劃》
當今社會,自主研發、科技創新的革命星火正在向各行各業蔓延,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。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,“要緊緊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,強化創新體系和創新能力建設,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、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。”自然資源部陜西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深入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,結合行業特點和自身實際,以服務自然資源“兩統一”職責為目標,瞄準科技前沿,緊盯行業趨勢,對自身技術積累進行了重新整合優化,凝練技術能力、梳理技術積淀、重構技術格局,發布了《自然資源部陜西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技術體系和能力規劃》,為提高核心技術創新能力、推動產品升級、引領事業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,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系統思維 重構體系
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,測繪地理信息與經濟發展和社會民生的聯系愈加緊密,與各項新興技術的融合日漸加深,社會對于測繪地理信息數據、服務、產品的需求逐年增加。如何在更加融合開放、蓬勃發展的信息產業中占領技術創新高地、提高產品服務能力,成為所有測繪地理信息從業者亟待解決的問題。
對此,地信中心直面挑戰、積極應對,2020年初,由領導班子成員牽頭,生產管理人員、項目負責人及科研技術骨干參與,成立了“技術體系與能力規劃”研究小組。
研究小組對中心面臨的外部環境和機遇挑戰進行深入分析,指出中心仍然存在技術服務體系不完善、業務結構升級換擋尚未完成等缺陷。基于“科研為主,生產為輔”的未來發展定位,研究小組運用系統思維、經過深入分析,為中心“量體裁衣”,結合發展環境、業務實際、技術特點和人員規模,對照全新職責定位和未來發展要求,對中心多年來形成的技術能力進行了梳理,重新規劃構建了技術創新發展的總體布局和實施路徑,編寫完成了《地信中心技術體系和能力規劃》。
四大能力 多項驅動
在《規劃》制定過程中,研究小組堅持以科技創新為目標,以困難問題為導向,對標行業領先水平和技術發展趨勢,全面分析了地信中心現有的技術積淀,構建了以“基礎設施服務能力、空間數據處理能力、多源數據融合能力、地理信息應用服務能力”四大能力為主體的全新技術體系。
其中,基礎設施服務能力基于陜西省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的計算、存儲和服務資源,為各類用戶提供基礎設施服務;空間數據處理能力在基礎設施服務的基礎上,以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賦能傳統地理信息數據生產,重構生產工藝流程,實現數據快速生產;多源數據融合能力以實現多源、異構、海量時空數據的存儲、管理、融合和挖掘分析為目標,提供先進的數據管理模型和多樣化的綜合數據產品,實現數據資產效益的最大化;地理信息應用服務能力密切跟蹤 IT和地理信息技術前沿,緊密結合自然資源行業需求,在規范信息系統開發能力的基礎上,打造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地理信息產品,提供面向多個領域、各級部門,全流程的信息化解決方案。
四大能力形成有機整體,構成了地信中心全新的技術體系,一方面猶如為中心事業發展安裝上了“四輪驅動”,清晰的技術脈絡不僅能夠使管理人員開展整體規劃時做到心中有數,從多角度發力形成合力推進工作;另一方面猶如為中心事業發展安裝上了“導航系統”,將原有技術服務內容與最新研發成果最大程度結合,以科研創新引領生產作業,提升了中心產品服務在測繪地理信息產業鏈中的競爭力,為長遠發展指明了方向。
開放發展 創新領航
地信中心通過實現與自然資源管理、環境保護、生態修復等多個應用領域的緊密聯系,與信息網絡、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人工智能等新興前沿技術的相互融合,不斷深化并拓展測繪地理信息服務的內涵和范圍,最終形成了著眼開放、關注創新的全新技術體系。在厘清技術結構的同時,不僅為地理信息技術更好服務于自然資源“兩統一”職責尋找到了新的契機,更為科研成果與服務應用之間打通了一條快車道,加速了科研成果向產業轉化的進程。
未來,地信中心將在科研攻關和服務應用的過程中不斷優化體系結構、充實體系內容、完善技術能力,切實以自主創新引領中心事業發展行穩致遠。